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78302
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78例
http://www.100md.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张金英 刘遇

    单位:张金英(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 300193);刘遇(空军天津医院 300040)

    关键词: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000113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 1005-7145(2000)01-0024-02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其病程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此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腹痛”、“泻泄”、“痢疾”等范畴。笔者自86年开始运用口服汤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178例该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治疗组:口服汤药配合中药灌肠。178例,男92例,女86例,年龄为20~63岁;病程1~5年138例,6~10年29例,10年以上11例。

    对照组:单纯口服汤药。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1~60岁;病程1~5年42例,6~10年6例,10年以上2例。

    1.2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反复发作,粘液或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腹部有不同程度压痛。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表现为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紊乱或消失,肠壁附有黄白色或暗红色粘液,或有点、片状出血、溃疡、糜烂、肉芽组织增生。诊断依据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疾病会议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口服汤药配合中药灌肠。

    口服汤药基本方组成:黄连12g、木香10g、秦皮15g、白术10g、生姜25g。4周为一疗程,2~3个疗程治愈。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四型,治疗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如下。
, 百拇医药
    1)脾胃虚弱型(54例):大便水谷不化,面萎黄、乏力、舌淡体胖边有齿痕。基本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肝气乘脾型(49例):腹泻每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泻后痛不减,易怒、脉弦。基本方合《痛泻要方》加减。

    3)脾肾阳虚型(47例):黎明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酸腿软、乏力,脉细。基本方合《四神丸》加减。

    4)湿热蕴结型(28例):便下脓血,泻后不爽,泻下急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基本方加赤芍葛根。

    灌肠中药药物组成:白及10g、地榆20g、炉甘石20g、滑石10g、当归20g、赤芍15g、甘草10g。给药方法,用500ml水煎以上诸药,煎至100ml,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0天为一疗程,3~4个疗程治愈,每疗程之间可间隔数日。药液温度38℃~40℃为宜,灌肠前嘱病人排空大便,右侧卧位,臂部抬高,15号一次性导尿管涂石蜡后插入肛门15~20cm,用100ml注射器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
, http://www.100md.com
    2.2 对照组:随机取50例本病患者,只口服汤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肠镜复查粘膜病变恢复正常。随访1年内无复发。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每高倍镜小于3个,肠镜复查粘膜病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 百拇医药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78

    94(52.8%)

    78(43.8%)

    6(3.4%)

    96.6%

    对照组

    50

    16(32%)

    20(40%)

    14(28%)
, 百拇医药
    72%

    4 讨论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当属腹痛、泻泄、痢疾的范畴,其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紊乱,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清浊不分,传导失常而泻下不止,此乃“本虚”。因此治疗上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应注意扶正祛邪,不可攻伐太过,方中生芪、白术即益气健脾以扶正。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疡炎是一典型的心身疾病,情志因素在致病因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治疗上注意疏肝理气,调理气机,故方中选用了木香,同时还可选用柴胡、白芍、香橼等。

    本病的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肠粘膜出现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甚者可以波及整个结肠。所以局部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肠粘膜血管丰富,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药物被直接吸收,促进了炎症的吸收和粘膜的修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的比较说明前者优于后者。收稿日期:1999-09-02, http://www.100md.com